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两岸媒体走进吉林 感受东北乡村活力
2025-10-23

  白山松水,沃野千里。近日,在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的组织下,来自农民日报、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们组成两岸媒体团,共同开展“两岸媒体乡村行——吉林行”采访活动。采访期间,两岸媒体人深入吉林省,实地采访特色乡村旅游、黑土地保护利用、农业现代化大生产等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通过采访台商投身有机循环农业、参与土地生态综合整治的鲜活案例,真切记录两岸农业合作与融合发展的动人故事。

  吉林省之行的第一站是四平市铁东区城东乡小塔子村。这里距四平市区仅30分钟车程,今年刚打造的特色民宿吸引了不少城市游客前来。

  “搁哪呢”“来且了”“打出溜滑”……一进民宿的小院,记者们就看到了醒目的东北话打卡墙。这些充满地方特色的方言,仿佛是一个个热情的东北老乡在耳边打招呼,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记者任以芳感到十分熟悉和亲切。

  “我的外祖父是东北人,他会经常跟我们讲起家乡的故事。”任以芳边拍照边说,还兴致勃勃地模仿起东北口音,不太纯正的发音逗乐了大家,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中。

  进入民宿里面又是另一番景象,带镜的大衣柜、老式收音机、花花绿绿的土炕……全是东北上世纪80年代的屋内陈设,最外面的房间还设有“供销社”区域,柜台里有各处搜集来的玩具、零食、日用品,完美复刻了过去供销社的经典场景,复古、怀旧风十足,回忆感满满。

  “这几年我们村里大力发展旅游,打造了特色主题民宿,现在平均每天都能接待一两百名游客。村民把闲置房屋流转给村集体,能增加收入,参与民宿经营,还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村里资源盘活了,现在大家回村的积极性特别高!”小塔子村党支部书记翟丽娟说。

  在位于梨树县的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玉米地的土壤松松软软,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秸秆,像是给大地盖上了被子。

  为何要给黑土“盖被子”?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说:“黑土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东北农业的根基,却一度出现黑土层变薄、变瘦、变硬的趋势。为了保护黑土资源,我们首创了‘梨树模式’这一保护性耕作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秸秆覆盖还田,就像给大地盖了层被子,能有效防治风蚀和水蚀。”

  王贵满捧起混杂着碎秸秆的黑土向记者介绍:“你看,秸秆腐烂后与土壤混杂在一起,是一种天然养料,能让黑土变得更厚。它还能保存冬季雨雪,缓解东北常见的春旱和伏旱,起到保水作用。”

  “那使用‘梨树模式’之后化肥的用量能减少吗?”台湾中国时报记者蓝孝威问。“是的,经过我们测算,使用‘梨树模式’耕作的土地3年后化肥使用量能减少20%,且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年以0.1%的速度增长。”王贵满介绍。

  防风固土、培肥地力、抗旱保墒、节本增效。如今的“梨树模式”已经成为黑土保护的“金名片”,梨树县从最初的200多亩试验田,发展到2024年已突破330万亩,实现了县域内适宜区域全覆盖。目前,东北四省区保护性耕作面积已达1亿亩。

  在黑土地保护持续推进的同时,另一场针对盐碱地的改良实践也在悄然进行。离开梨树县,两岸媒体记者来到了位于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镇欣发村的善德农业盐碱地改良项目区,见到了一位长期居住在这里的台胞张士轩。

  “脚下这片土地过去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地。”松原市善鑫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士轩介绍,“经过系统性改造,如今已经能够种植出高品质水稻,亩产1000斤左右,能达到黑土地产量的八成。”

  5年前,一个偶然的机遇让张士轩与同样来自台湾、并在吉林投资兴业的台胞王淦相识。两人在生态循环农业上的理念上一拍即合,决定投身于盐碱地生态治理。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第一期顺利完成,不仅有效新增耕地462公顷,更让项目改良区水稻平均产量超过预期,达到每公顷14044斤。在2018至2022年的5年间,他们还陆续研发和引进了十余项关键技术,包括秸秆综合利用与纤维回收、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料与菌剂应用,以及本土耐盐碱微生物筛选与培养水循环技术等。在当地的支持下,他们让荒芜的盐碱地慢慢变为良田。

  “东北和台湾中南部的风貌截然不同,最初是什么吸引您来到并留在这里的?”任以芳问。“我在台湾中兴大学学的是微生物专业。因此,我对农业应用是很有憧憬的,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所学转化为实践,推动这项技术在大田里落地,真正服务于农业。”张士轩说。

  谈及选择在松原开展项目的原因,张士轩表示,主要是看中东北土地既平整又广阔,“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大片的水田和玉米田,我的内心就十分激动,因为在台湾很难看到如此辽阔的景象。再加上盐碱地往往未经耕种,没有农药和化肥残留,这为我们开展生态农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目前,张士轩基本常住在松原。除他之外,还有十多位来自台湾的研究人员和专家共同组成科研团队,他们往返于两岸之间。

  “这次两岸媒体乡村行中我们拜访的台商张士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学以致用,利用微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尤其是到东北冬天这么寒冷的地方,一待就是5年,如果对农业没有热情,应该很难坚持下去。他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协助东北农户增产,不管是专业还是毅力,都非常令人敬佩。”蓝孝威说。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两岸媒体是增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与情感联结的重要纽带。通过此次采访活动,两岸媒体人深入实地,亲身感受大陆乡村振兴成果,以及台农台商在这片热土上的创业奋斗故事。希望能够借助媒体力量,将大陆农业农村发展的真实图景和动人故事,生动呈现给更多台湾同胞,从而进一步深化双方的理解与认同。

作者/出处: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震宇 阅读次数 [45]

上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小麦抗湿晚播培训月活动 
 全国秋粮收获近八成 
 70年中国一拖给中国农机行业带来什么? 
 银企携手谋发展 共绘吉林丰收卷——2025年全省乡村产业发展项目银企对接活动圆满落幕 
 两岸媒体走进吉林 感受东北乡村活力 
 农业品牌推介活动在天津举行 
 “百亿斤粮仓”如何更丰盈 
 2025年全国农业机械化信息宣传工作培训班在吉林省四平市举办 
 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9799]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4151]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4012]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3977]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33]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2599]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2341]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2109]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2018]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1526]
 

主办单位:扶余市农机服务中心 
单位地址:扶余市阳光医院 5楼    邮编:131200
联系电话:0438-5884519       传真:0438-6650795
email:fy@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