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吉林省政协委员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  
                  | 2006-2-14 |  
                  |  |  
                  |  |  
                  |  |  
                  | 
                      
                        | 2月6日,吉林省政协委员李胜武带着6份提案来到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报到。他提交的提案,件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
 李胜武是吉林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是吉大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授,还是农工党吉林省委副主委。他在日常工作繁忙情况下,始终关注“三农”问题。记者就其中一份提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进行了采访。
 李胜武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新型农民。但他在调查中发现,在我省农村青年和成年人中,还存在相当一部分文盲和半文盲。这些人对现在已“过得去”的生活水平感到满足,掉进了另一个陷阱———小富即安。“春天种上地,秋天忙收藏。科技不沾边,把吃得饱、穿得暖,游手好闲当小康。外出打工他不想,守着老婆孩子在炕头上”。对于这样的农民,义务教育法不具有约束力,更没有严格的措施。虽然这样的农民只是少数,但无疑会影响共同富裕的步伐。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先行的重要性。
 李胜武建议,要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使建设新农村整体推进。他说,提高农民素质,就要让先进文化扎根农村。最重要的,是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经过五年努力,改变农村中学生是城市中学生的4倍,但仅享受到国家中学教育经费占38﹪的局面。“十一五”期间,要让农村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全部享受“两免一补”,杜绝乱收费,把少数地方40﹪的辍学率坚决压下去。对农村教育实行改革,努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培养农村适用人才。
 扶贫要走新路子。首先,要遵循走扶贫开发的路子,辅之以救济救助式扶贫,探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其次,帮助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制定解决和巩固温饱的双重目标,逐户落实帮扶措施。第三,在继续增加扶贫资金的同时,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作用。动员这里的干部群众以投劳、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第四,加大对农民工的科技培训力度。
 提高贫困人口素质,还要改变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和改水、改灶、改厕、改圈,用良好的环境影响他们。同时,通过教育、培训,改变陈腐思想和封建迷信旧习。
 |  |  
                  | 
                      
                        
                        作者/出处:中国农业信息网
                      阅读次数 [10991]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 
      
        |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  
        |  |  
        |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  
        |  |  | 
  
    |  | 
  
    | 
      
       | 
      
        |  | 主办单位:扶余市农机服务中心 单位地址:扶余市阳光医院 5楼    邮编:131200
 联系电话:0438-5884519       传真:0438-6650795
 email:fy@jlnongji.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