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王守臣:以农民收入为核心 抓好创新
2005-11-9


  刚刚通过的《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吉林省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吉林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如何开展,目标怎样实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为此,记者采访了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农委主任王守臣。
  
王守臣对记者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吉林省的实际出发,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抓好六个创新。
  
发展思路要创新。关键是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用工业的理念指导农村工作,具体讲就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我省的粮食产业、牧业产业和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都要靠工业拉动。没有深加工、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现代化很难实现。今后农业现代化,不是农业区域性的,而是系列性的。我们玉米这个产业系列,很可能在农业十大产业中率先突破,率先实现现代化。
  
管理机制要创新。关键是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旧体制,构建一个城乡统一、工农联动、协调发展的新体制。当前要重点建好四个体制: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新型多元的市场流通体制。
  
经济模式要创新。从吉林省农村现实情况看,就是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我省农村的发展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家庭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二是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的统一性和生产单位分散性的矛盾;三是农村分散经营的体制问题;四是城乡分割,工农分离,一二三产业脱节问题。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就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其中有五个关键点要特别值得注意,即抓好龙头企业、抓好优质专用农产品基地建设、抓好合作经济组织、抓好品牌开发与培育、发展外向型经济。
  
增长方式要创新。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的路子,关键是科技的创新,要实现良种的突破,实现重大农业增产技术推广普及上的突破。
  
运行机制要创新。关键是要把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到实处,形成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这其中包括建立工业反哺农业机制,政府支农的政策机制,农民减负增收机制,农业产业延伸机制,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农村卫生大病救助机制,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机制。
  
村容村貌要创新。在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基础上,建设村容整洁、风气良好、行为文明、环境友好的新村镇,做好农村六通、六改、两建、两提高(记者翟劲涛)

作者/出处:吉林农网 阅读次数 [11052]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权威发布]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粮食生产基础较好 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智慧牧场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模式探索与实践技术交流活动在厦门举办
 中国—新加坡农业合作工作组首次会议在京召开
 第十六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议在京召开
 全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推进视频会强调 全力以赴抓好农业防灾减灾 奋力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吉林省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全面启动
 驻村干部乡村电商实操培训班(第一期)在杭州举办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7125]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1615]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1334]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1091]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0859]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0074]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39749]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39720]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39572]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39251]
 

主办单位:扶余市农机服务中心 
单位地址:扶余市阳光医院 5楼    邮编:131200
联系电话:0438-5884519       传真:0438-6650795
email:fy@jlnongji.cn